资助育人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管理 > 学生资助 > 资助育人 > 正文

兰之绮绮,扬扬其香:一名元气女孩的种花路--2024年国奖学子王兰兰

时间:2025-05-12   来源:学生处|   点击:

兰之绮绮,扬扬其香:一名元气女孩的种花路

 

人物简介:

王兰兰,中共预备党员,南京财经大学新闻学院新闻2101级本科生。在校期间,获评“江苏省三好学生”、大创项目省级重点立项,作为负责人带领团队获第十八届“挑战杯”红色专项活动国赛特等奖、“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优秀调研报告”。先后获新生奖学金、学习优秀奖学金(5次)和素质拓展奖学金(3次)、“优秀团员”“优秀记者”“优秀志愿者”“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饱含热情躬耕不辍

   “一群志同道合的人脚踏实地、饱含热情,为着共同的目标而努力——这会给人一种充盈感和归属感。”从最开始的一名文字热爱者,到一名新闻人,老师伙伴们给予王兰兰支持,也在她心里留下弥足珍贵的记忆。王兰兰先后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现代快报、中青网等十几家媒体客户端与南财校报、学校官网等校内媒体上发表30多篇文章。

“我觉得,作为一名记者最不可或缺的品质是真诚,因为它能让你走近访谈对象的内心深处,挖掘到一些不为人知的故事。”创意集市举办期间,王兰兰主动添加了十多个摊主的微信,最后通过的只有6个。他们当中有毕设展示的学姐、有正尝试创业的约拍摄影、有宣传扎染的非遗传承人……“不是所有人都愿意主动交流的,这时候只有你自己先表现得更真诚,才能让采访对象与你敞开心扉谈她们的故事。但真诚与热情却是永远的底牌!”

    “有一位名为‘倾听者的相册’的摊主,和我从晚上10点聊到凌晨1点,她慷慨地与我分享了关于她做约拍的初心、经历以及她遇到的特别的人。后来我问她,为什么那么晚了还愿意回复我的采访,她说因为我是第一个询问她的小摊名称内涵并且愿意为了采访她等候10多个小时的人,尽管现在已经凌晨了。”“能被受访者认可是个令人开心的事。她的话也激励着我去践行这些——关于新闻专业和热爱,关于真诚和热情。”王兰兰如此感慨道。

 

玉汝于成上下求索

社团之外,王兰兰积极参与各项赛事与社会实践,曾作为第一负责人带领团队斩获第十八届“挑战杯”红色专项活动国赛特等奖。寒来暑往,风雨兼程。两年多时间里,王兰兰带领的团队在华东四省一市深度访谈50位革命老战士,形成25万字口述史访谈资料,举办10余场线上线下宣讲活动,为传承红色基因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为一个访谈类项目,我们主要工作就是和老兵进行采访交流。除了专业锻炼之外,收获更多的感动——王彦生面对‘奔赴抗美援朝战场’还是‘保送云南大学深造’的选择时,毅然选择前者;王学瑜七天七夜抢救伤员近万名,当时的医护人员一共才13人;马文贤讲述老百姓推车运送粮食支援前线的场景,感慨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听着那些触动人心的战斗故事,感受着他们敢于斗争的勇气和善于斗争的智慧,好像自己也回到了那个充满光荣与壮烈的岁月。”

“挑战杯竞赛是一个小火慢熬的过程。就像做菜一样,食材虽好但不能败在‘厨艺’上。所以无论是省赛还是国赛,答辩阐释都要精雕细磨、尽善尽美。”作为主答辩手,王兰兰像一根时刻绷紧的弦,从语调节奏到手势站姿,练稿到深夜是常态。长期的高压和水土不服让她在比赛结束后立刻生病。即使这样,王兰兰也只是笑着说:“都走那么远了,有那么多人在背后看着,我不想让大家失望。”

 

全面开花步步生莲

   在比赛方面,王兰兰还参加过校内外大大小小30多场比赛,获奖20余次。这其中无论是与队友并肩作战时,还是单枪匹马时,她在大家眼中总是元气满满、不知疲倦的模样。有老师曾夸赞王兰兰是“比赛型选手”,对此她笑着摆手表示自己“感到很惶恐”。她说:“我只是享受站在舞台上的感觉,擂台也是舞台。一想到能让更多人看到我和我的团队,我就很兴奋!”

   “我不是常胜将军,有很多作品投稿都石沉大海了。但比赛带给我的不止高处时的荣耀,还有低处时的自省与自洽。在这过程中遇见的那些人、那些事、那些挑战,使我更加全面地认识和完善自我。”

   赛场外,王兰兰依然保持着志愿服务的热情,学校各处都活跃着她忙碌的身影。王兰兰也参加了南京市红十字会心肺复苏培训团队在我校的培训班,并且成功拿到了合格证书。通过赋能他人实现赋能自我。当被问为何会参加如此多的志愿时,她认为作为社会的一分子,有责任去理解和支持彼此。个人也应当建设一个更加公正、包容和有爱的社会贡献自己。这是她“志之所向,愿之所在”的具体实践。“做志愿让我看到了世界的多面性,让我意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和挑战。这让我走出舒适区,面对自己的局限性从而激发内在潜能。”

 

兰之绮绮,扬扬其香

谈及未来规划,王兰兰表示:“人生是旷野,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性。比起割麦子,我更做种花人,让自己走过的轨迹留下花香。无论未来选择哪条道路,我都会以专业、实力、坚毅、笃定的态度努力散发自己的‘香气’,在国家真正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

沿路种花,她想让这条路上的同行者、后来者都能闻到花香,看到花儿绽放。“所有的绽放,都不渺小。新的一年,愿我们都展现出无尽的活力和勇气,拥有无畏的决心和力量,保持独立的精神和自由的灵魂,初心不改,迎接属于我们的时代和挑战!”

 

版权所有 © 南京财经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学生处

电话:025-86718692

地址:南京市仙林大学城文苑路3号  邮编:21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