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10月30日在行政楼二楼报告厅,我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邀请南京邮电大学学生工作处副处长、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主任陆晓花副教授,开展题为“你我之间——辅导员谈心谈话训练”的专题培训。全体辅导员参加培训,培训由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副主任吴垠主持。
陆晓花老师从成长、适应与学习的视角切入,系统阐述了辅导员如何在理解学生成长背景与成长经历的基础上,开展深入、有效的谈心谈话。她指出,“透过问题看到真实的人”是谈心谈话的关键,只有理解学生行为背后的心理逻辑和生活脉络,才能实现真正的引导与支持。培训中,陆老师结合“三重脑模型”阐释了人在不同情绪状态下的脑区反应机制,强调当学生感到安全时,其社会交往系统才能良好运转;而在压力或威胁状态下,学生容易陷入防御、逃避甚至解离。这为辅导员理解学生情绪行为提供了神经科学依据。在谈到“父母功能与孩子自我发展”时,陆老师指出,孩子的感受和需求若被父母忽视或否定,容易形成长期的内耗与情绪压抑。辅导员在与学生交流时,应关注其情绪是否被“接住”,是否具备情绪调节能力,以及是否在成长中形成了健康的自我力量。
在谈心谈话的方法与技巧方面,陆老师强调建立良好关系的重要性,并提出“尊重、真诚、倾听、共情、保密、边界、暴露”七大核心要素。此外,陆老师还通过具体案例,对比了辅导员谈心谈话与专业心理咨询的共性与差异:前者更侧重于解决问题与价值观引导,后者则深入个案概念化与情绪处理。她提醒辅导员要明确自身角色的局限性,重视“听”而非一味地“说”。
最后,陆老师就家校协同工作提出建议,强调辅导员在家校沟通中应把握策略,理解家庭背后的动力系统,引导家长在支持子女的同时,尊重其独立与成长需求。
本次培训内容系统、案例丰富、方法实用,有效提升了我校辅导员谈心谈话的专业素养与实操能力,为进一步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